共富路上看變化|文成種植紅托竹蓀發展林下經濟 蹚出助農增收新路子
文成新聞網訊(記者 華榕 潘聰聰 魏為強)當前正值春耕備耕的好時節,在百丈漈鎮的浙江新欣菌業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派繁忙景象,最近他們正忙著種植紅托竹蓀菌菇,將林下經濟這一新模式落地。

在金朱林場里,30多位村民分工勞作,有的負責將菌種卸車、背運至林場內;有的負責將菌種脫離培養盒;有的則負責將積攢了厚厚松葉的泥土進行翻攪,再規整的挖出種植區域;還有的負責將紅托竹蓀落地種植。林場里響起的是鳥鳴聲、勞作聲、以及村民們的交談聲,交相呼應一派繁忙且和諧的景象。

金朱林場,常年氣候涼爽,濕度大,適宜種植紅托竹蓀這一菌種。浙江新欣菌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春華告訴記者,林場里高大且茂密的松樹林為紅托竹蓀撐起遮陽避日的保護傘,松軟肥沃的林地則是紅托竹蓀生長的天然溫床。據其透露,公司目前主打的是林下經濟,計劃在這里種植近30萬棒的紅托竹蓀,預計3個月后可迎來第一波大豐收。
據悉,為了將紅托竹蓀這一林下經濟真正落地在文成,浙江新欣菌業科技有限公司下足了功夫,曾帶領團隊四下江西兩下貴州進行實地考察、學習,并邀請當地專家來文實地考察與指導,為紅托竹蓀的種植保駕護航,實行林地種植和大棚種植兩手抓。


“紅托竹蓀在文成比較適宜種植,其營養價值較高,但技術要求不高,無論是市場前景還是經濟價值都是比較可觀的!闭憬滦谰鷺I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令狐克勇介紹道。
鋪設營養料、播下菌種、培土整畦……在大棚的種植現場,村民們有序地忙碌著。
村民王珠英今年已經62歲,曾經賦閑在家毫無收入,如今,隨著我縣新興產業的不斷出現,讓她在家門口就能賺錢。

據了解,紅托竹蓀種下去后,一年可采收4次,兩年才換一次菌種,是助農增收的好路子,而大棚種植的方式,農戶更易上手,收益也更大。
浙江新欣菌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子唯表示:“我們上半年種植成功之后,下半年就會推廣給當地周邊的一些農戶,給他們提供資金、技術、銷售保障等,實現1畝地能有2萬元錢的收益。今后我們會自己培育菌種,真正掌握這一門技術,來帶領村民共同致富!